5G智慧農業管理平臺,為農業生產插上智慧翅膀。 延津縣委宣傳部供圖
滑縣白馬坡糧食生產核心區,農民為小麥噴施葉面肥,促進小麥返青生長。 王子瑞 攝
核心提示
強國必先強農,強農必強科技。河南是農業大省、種業大省,習近平總書記每次到河南考察,必看“三農”、必講“三農”。河南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自覺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把打造種業“國之重器”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通過種業創新發展,中原大地廣袤田野上正釋放出巨大的生產潛力。
讓種業裝上更多“河南芯”
□本報記者 劉曉陽
3月12日,位于農業大縣延津縣的一片高標準農田里,麥苗青青,孕育豐收希望。
“這里種的是優質小麥新品種‘鄭麥136’,抗逆性好,抵抗力強,靠得住,種著放心。”新鄉市聯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良成說。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2023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把“國之大者”扛在肩上、落在干上,從神農種業實驗室揭牌到舉全省之力推動中原農谷全面起勢,河南在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走在全國前列的征程上,不斷注入“芯”動能。
發力種質資源保護和創新
“近3年時間,為尋找優質的農家種,我們跑了8000多公里,走遍全市20多個鄉鎮。”鶴壁市農業科學院分子育種實驗室主任王幫太說。
如果說種業是農業的“芯片”,那么,種質資源就是芯片的“芯片”,不解決種質資源的“卡脖子”問題,“糧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或將受制于人。因此,河南始終堅持把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作為推動種業振興的首要任務。
——一批種質資源里的“滄海遺珠”得到保護。
目前,我省已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工作,新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7565份,數量居全國前列。濮陽莛子麥、新鄉龍水梯老黃玉米分別于2021年、2022年入選農業農村部遴選發布的農作物十大優異種質資源。新發現豫西黑豬、舞鋼鵓鴿等地方畜禽種質資源,挖掘出遺漏品種項城豬。
——一批“從0到1”的種質資源創新取得突破。
在全球率先繪制黑麥基因組高質量精細物理圖譜,克隆出小麥、玉米、水稻等優異基因126個,成功研發中國地方雞基因組系列專用芯片“神農1號”。利用小麥周8425B培育國審、省審小麥品種700多個,其矮稈大穗、抗病骨干種質創制和應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努力攥緊“當家品種”
驚蟄過后,中原大地的8500萬畝小麥生機勃勃,在省農科院的一片試驗田里,小麥新品種正在誕生。
“這些帶有編號的麥苗都是試驗品種,用一個比喻來講,它們還在學習中,等待‘畢業’。”河南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省農科院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小麥豐優育種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雷振生形象地說,它們的表現只有超過“前輩”,也就是現在大田里主推的品種,才可以順利地“畢業”。
在這片試驗田里,眾多實力超群的小麥品種組成了一個明星家族:鄭麥379自2019年以來連續4年為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優質強筋品種;彭良成非常認可的鄭麥136經受住了近年來多種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考驗,有望成為新一代主導品種;優質強筋超高產小麥品種鄭麥918刷新國內小麥單品種轉讓價格紀錄,后起之秀閃耀小麥育種界。
近年來,圍繞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河南做強小麥、玉米、花生、生豬等品種優勢,“當家品種”項目經費投入占種業總投入的80%以上。據統計,2022年全國種植面積前10名的小麥、玉米、花生品種,我省品種分別占6個、5個、6個。2021年以來,我省通過國審小麥新品種162個,占國審數量527個的30.7%、居全國第一;培育了黃淮肉羊新品種,豫農黑豬、皮南牛、豫東肉羊等畜禽新品種將申報國家審定。
全力打造種業高地
前不久,河南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在中原農谷正式掛牌。聚焦農作物種子、畜禽良種、蔬菜瓜果、水產種苗等領域,建設全省種業資源整合平臺、種業企業科技孵化平臺、生物育種產業化平臺和“育繁推服”一體化平臺,河南種業集團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原種業航母。
2023年9月,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在中原農谷正式揭牌,目前已入駐12支科研團隊。“這里離試驗田和市場更近,有利于團隊開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中原研究中心主任頓寶慶說。
成立于2021年9月的神農種業實驗室,已組建5支關鍵技術研發團隊,圍繞小麥、玉米、花生、芝麻等領域開展攻關,新育成小麥品種15個、玉米品種19個、花生品種6個、芝麻品種4個。
一家家高能級創新平臺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對種業創新的高位推動。河南出臺《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種業強省的若干意見》,明確種業強省建設的路線圖;積極推進農業、科技、教育資源和育種、繁育、推廣資源向中原農谷集聚,著力打造以種業為核心的農業創新高地。
我省錨定建設農業強省目標,從培育好種子做起,加強良種技術攻關,全面提升種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將讓種業裝上更多“河南芯”。
糧田變良田 良技助增產
□本報記者 趙一帆
一米多高的噴灌頭整齊排列,按下啟動鍵,混合著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水流噴涌而出,在空中劃出一條完美的拋物線,而后“消失”在麥田中。春分將至,舞陽縣馬村鄉前桃村高標準農田示范方里,春管正緊張有序地開展。
什么時候澆水,什么時候病蟲防控,土壤該施哪些肥……這些過去由種地“老把式”憑經驗決定的事,現在都由科學儀器監控測算決定??萍技映肿屗?、肥、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小麥的產量和質量自然得到提升。去年,前桃村種糧大戶朱振興種植的2000畝小麥中,部分地塊畝產高達1005公斤。
小麥要豐產,七分種三分管。“去年麥播期間,我們一直向農戶宣傳,先要整好地、散好墑,等到土地墑情適宜再播種;前期選好品種、施足底肥,后期再做好病蟲草害防治等田間管理,來年豐產大有希望。”舞陽縣農業綜合開發服務中心主任馮彥說。去年麥播時由于土地墑情重,前桃村小麥普遍播期較晚,但通過年后的科學管理,弱苗轉壯效果顯著,為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也是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關鍵。近年來,河南堅定抓好糧食安全頭等大事,糧食產量連續7年超1300億斤,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585萬畝,更多“靠天田”變成了“高產田”。
不僅如此,我省還成立小麥專家指導組,圍繞耕、種、管、收全過程,分包市縣,會同當地農技人員,指導農民落實關鍵技術措施,打牢豐產基礎。
提升糧食總產量,最大的潛力在秋糧。“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在我國糧食生產十九連豐中,玉米對糧食總產量增量的貢獻率高達60%以上。”省首席科普專家、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王慶安說,作為玉米種植大省,挖掘玉米單產潛力,是實現全年糧食總產1300億斤以上目標的重要途徑。而我省耕地條件好且大多具備良好的灌溉條件,是“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的適宜區域。
所謂密植精準調控,就是增加種植密度、精準灌溉和施肥。這項技術的增產效果在舞陽縣姜店鄉大王村得到印證。
大王村田園先鋒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朝鎖種了大半輩子地,去年頭一次用上了玉米密植高產技術。他把300畝玉米每畝增加2000株,按照每畝6500株播種,經過測產,玉米畝產達到1085公斤。
“過去種玉米是‘一炮轟’,肥料和種子一起施到地里,中后期基本不用管理。玉米苗期旺長,密度大就容易倒伏,減產的風險很高。”王朝鎖說,密植必須和精準灌溉施肥技術相配合。
通過鋪設在玉米根部的滴灌帶,水和肥直接抵達根部為玉米提供營養。播種時,滴水出苗,保證出苗的整齊;生長期間,水肥與化控相結合,保證玉米所需的水分和養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有效控制玉米苗期生長過快、莖稈細弱易倒伏的問題,由此實現增產。
去年9月,省農業農村廳在漯河舉辦了“黃淮海夏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現場觀摩交流會,助力這項高產技術在黃淮海主產區推廣應用。截至目前,該技術在全省推廣面積超過70萬畝,玉米畝產平均增加150公斤以上,舞陽縣、西平縣、商水縣、太康縣、長葛市玉米高產田測產畝均超過1000公斤。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共促。到2025年新增糧食產能100億斤。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省把單產提升作為糧食生產的頭號工程,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打造小麥高產示范區,率先推動肥水一體化管理、防災減災、病蟲防控、適時收獲、機收減損等關鍵技術集成應用,打造一批高產典型,示范引領全省糧油作物單產大面積提升,讓“中國碗”裝上更多“河南糧”。
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高”在哪
□本報記者 趙振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亞偉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持質量第一,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
新鄉市按照建設標準化、裝備現代化、應用智能化、管理規范化、經營規?;?、環境生態化的“六化”要求,目前已在中原農谷“一核三區”建成1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
“我承包的2000多畝地都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里,可機械化程度高,節約成本,我每年每畝地給鄉親們1300元租金和300多元分紅!”3月14日,記者來到中原農谷核心區——新鄉平原示范區,家住師寨鎮苗樓村的“新農人”薛衛波向記者演示,手機上點開智慧農業云平臺,就能看到土壤墑情和病蟲害發生情況。缺水缺肥時,手機上一點,水肥一體機自動配比、噴灌,噴防則采用無人機作業。
高標準農田實現了高產高效。新鄉市農業農村局調研結果顯示,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機械化水平比非示范區提高15%至20%;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畝均糧食產能增加10%至20%。
在中原農谷東區、“中國第一麥”的故鄉延津縣,新鄉市聯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為鄉親們提供土地托管服務,托管的9000多畝土地都在項目區內,理事長彭良成算過一筆賬,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每畝地每年節本增效可達600多元。
“‘旱能澆、澇能排、渠相通、溝相連’是高標準農田的基礎,可以增強抗災減災能力。”延津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志剛介紹,2023年,延津縣有效應對夏收“爛場雨”和秋收“連陰雨”不利影響,全年糧食總產15.5億斤,同比增長2.84%。
高標準農田“高”在設計。新鄉市以位于市域內的中國農科院農田灌溉研究所為技術依托,聘請農田灌溉領域專家全程指導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設計工作,示范區內實現高效節水灌溉措施全覆蓋,全域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結構,切實提升耕地地力。
高標準農田“高”在設施。新鄉市氣象局副局長張宇星介紹,該局布設了X波段相控陣雷達、L波段風廓線雷達,并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標準化農業氣象科技監測站,監測站里安裝了國內最先進的植被物候觀測系統和遙測式土壤水分監測設備,構建128個多要素自動氣象站、36個自動土壤水分站、9個農田小氣候站、7套作物實景觀測系統,配套建成24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組成了空天地一體化農業氣象防災減災網絡。
高標準農田“高”在管理。新鄉市按照“政府主導+平臺運作+村級實施+社會協同+群眾參與+數字賦能”路徑,不斷完善高標準農田“投融建運管”一體化建設新模式,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用,有序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建立項目貸款償還的穩定渠道,明晰管護責權,為全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率先探路、提供借鑒。
據悉,到2025年,新鄉市將再建成高標準農田示范區100萬畝。
●河南全年糧食產量
連續7年超1300億斤
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585萬畝
●我省已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
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工作
新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7565份
數量居全國前列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w7design.com/sannong/show-16-31676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